“舌尖上中国”播出过的清明节美食

舌尖上中国播出过的清明节美食
蒿子是长在山头和田埂上的一种野草,只有每年春天的这个时候才有,所以季节性的东西,小时候零食不多,蒿子粑粑,算是我们儿时候很期待的美食了,现在长大了在外都是无比怀念的,朋友圈一到这个季节就会有人晒吃上蒿子粑粑了。多用米面来制作,放上腊月里腌制没吃完的腊肉,团成饼,煎炸至边缘泛出金黄色即可,外面的皮香酥无比,里面的味道很绵长,清香扑鼻,回味无穷,让人爱不释口。
光我说好吃,外地朋友肯定很陌生,喜欢看舌尖上中国的小伙伴有没有注意到,这个蒿子粑粑,上了央视的《舌尖上的中国2》。
央视新闻频道也播出了舒城本土蒿子粑粑做法《清明时节野蒿香,蒿子粑粑祈平安》
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,是安徽江淮,江南一带汉族民间传统风俗。据祖辈老人传下来的说法,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。这一天家家人人吃蒿子粑,为的是纪念死者,同时祝愿人人健长寿,不为邪恶所侵。
《CCTV舌尖上中国》,走进毛坦厂中学,关注舒城古老传说,三月三吃蒿子粑粑。最近流传一句顺口溜:要想孩子成绩考得好,蒿子粑粑少不了!
下面舒菜和你下蒿子粑粑的具体制作步骤:
材料:米面(通常用非糯米面,原因是糯米粉粘牙,口感是普通米面为佳)、青蒿(区别于艾蒿)
第一步:蒿子的采摘和清洁
1.春季,去田野山坎处采摘质嫩味鲜的蒿叶尖,
2.手工去除蒿子的烂叶,然后将其洗净,
2.用开水将蒿叶焯一下(去苦味),
3.过冷水冲凉,拧干(以此法除去大量的墨绿色汁水和细毛,这样做出来的蒿子粑粑就不会太黑)。也可将蒿叶以洗净后锺子或鹅卵石冲碎,直至流出蒿草汁,再将锤好的蒿草放入装用清水的脸盆中,淘净捞出。
第二步:取出自家腌制的腊肉作料(农家猪肉腌制,自然晾晒风干,粑粑好不好吃腊肉香不香也是关键)
第三步:将切好的肥腊肉放入烧好的油锅里,待肥腊肉烧至金黄时再把切好的腊肉姜丁一起放入油锅
第四步:将米面粉和佐料一起炒制
将米面放入锅中,先用大火炒干面粉中的湿气,23分钟之后用小火慢慢炒制,炒到面粉至褐色(也就是面粉发暗),闻着有股香味的时候就可以把之前炒制好的佐料加进去一起炒制,并加入适量的水拌匀炒熟,加入适量的盐和鸡精,倒入炒好的腊肉丁,这样的蒿子粑粑就好了一大半了。
第五步:制作蒿子粑粑
洗干净手,取一碗凉水,做的时候打湿掌心,以防止米面沾手,将其捏成饼状
第六步:油煎
煎炸至边缘泛出金黄色即可,外面的皮香酥无比,里面的味道很绵长,清香扑鼻,回味无穷,让人爱不释口。
不仅如此,蒿子粑粑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、B1、B2、C,并且具有清热,去火,消毒、治疟疾的食用功效,乃传统美食之佳作,舒菜从小到大吃了这么多年,每到这个季节,都甚是喜爱蒿子粑粑,以前在外地上学的时候,看到老家的小伙伴晒图,那个馋劲估计只有安徽地区(安庆、六安部分地区)的小伙伴们能懂!
TAG标签:
胸椎间盘突出症的饮食宜忌食管癌术后什么时间化疗最合适
西医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常规方法
如何预防心肌炎